Pages

Thursday, October 29, 2020

乾癬不只是皮膚病!全身埋未爆彈 恐引爆至少35種疾病 - 三立新聞網

pasipaso.blogspot.com

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
據社團法人台灣乾癬協會觀察,高達4成乾癬病友僅重視乾癬皮膚徵狀,曾自行中斷治療,但根據研究指出,乾癬屬全身性發炎疾病,也會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,腦、心、肝、腎都恐遭殃!響應世界乾癬日,同時亦回應國際乾癬聯盟『Psoriasis Be Informed 乾癬即時通』的訴求,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與台灣乾癬病友協會共推「More than Skin」主題活動,呼籲病友應隨時注意疾病狀況,積極就醫,也提醒現有生物製劑療法可助病友更精準抑制炎症反應。國內知名設計師聶永真更首次跨界醫療領域,為乾癬病友量身打造蘋果設計意象,鼓勵病友不再受到皮膚病灶的束縛,穿越癬境!

▲一名教授多年前曾罹患乾癬,在皮膚病灶改善後便無繼續追蹤治療。

甫屆退休年齡的大學教授,多年前罹患乾癬,但當時屬於輕度乾癬,在皮膚病灶改善後便無積極規律回診。殊不知去年開始,她的手腳與下背關節開始感到僵硬腫痛,雖然立即就醫並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,但因輕忽乾癬性關節炎的嚴重性,加上有時因工作忙碌,忽略規律回診,在短短一年內,她不僅關節嚴重退化,手指關節扭曲變形,須以拐杖、輪椅代步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甚至體內的三高指數也超標,有心血管阻塞的危機。

台灣乾癬病友協會秘書長王雅馨憂心指出,根據協會的輔導觀察,恐有高達4成病友在日常生活中僅關注皮膚表面的病灶,甚至不清楚自身體內可能存在著發炎的警訊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。更有3-4成病友,有過自行停藥的經驗。

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教授指出,乾癬屬於免疫疾病的一種,乾癬屬於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,患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,連頭皮、指甲都可能有乾癬,更面臨從頭到腳的共病風險。蔡呈芳教授補充,在門診上,最常見的共病影響就是乾癬性關節炎,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狀況,特別是在頭皮、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,且大多數的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的問題,若乾癬病人如果發現自己的指甲出現凹陷、變形、甲床分離,並且搭配關節疼痛,像是下背疼痛、香腸指、足底筋膜炎等問題,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。

國際研究顯示,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,因全身性發炎,恐廣泛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,引發至少35種疾病。

蔡呈芳教授指出,乾癬患者的全身性發炎反應,更能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的惡化,導致心肌梗塞或中風。根據過去研究顯示,乾癬患者的心臟病罹病率,較一般人高出1.3倍。蔡呈芳提醒,若病友不採取積極治療,在共病的交互影響下,反而會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未爆彈。

▲蔡呈芳教授補充,最常見的共病影響就是乾癬性關節炎,約有3成的患者會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狀況。

為傳達More than Skin的正確疾病治療態度,學、協會更首次攜手近期因設計紐約時報「Taiwan Can Help」廣告而討論度大增的設計鬼才─聶永真,在世界乾癬日當天公佈病友的「More than skin」專屬識別設計,期盼透過設計傳遞正確的疾病治療觀念,並呼籲民眾同理病友的處境,給予最溫暖的關懷。而這也是聶永真出道多年來,第一次跨足醫療設計領域。

聶永真說明,此次為乾癬病友打造的聯名視覺,是以一顆剖半的蘋果呈現,透過蘋果表皮下的憂傷臉孔,讓病友記憶乾癬治療不能只停留在皮膚病灶的治療,應以「More than Skin」的態度透視體內正在發炎的徵狀。此外,在蘋果的設計上特有的小巧思,如蘋果上的小瑕疵,也象徵了病友肌膚外顯的疾病表徵。他表示,當瞭解乾癬患者背後所經歷的共病纏身與治療歷程後,希望透過略帶童趣的蘋果意象提升病友與民眾的好感度,願意進一步閱聽隱藏在圖像後的疾病內涵。期待透過本次的視覺設計,鼓勵乾癬病友正視肌膚下的憂傷並積極治療。

▲聶永真此次為乾癬患者打造的聯名視覺,以「More than Skin」的態度透視體內正在發炎的徵狀。

同樣身為病友的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也表示,許多患者罹病後不僅遭受疾病的折磨更面臨大眾誤解與排斥,協會希望此次可以透過聶永真的設計,讓病友了解積極面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,也同樣影響大眾,認知乾癬絕不會傳染,給病友多一點關懷,後續協會也會將該設計做更多的應用,期待可以帶領病友一同穿越癬境。

▲台灣乾癬協會理事長柯怡謀呼籲,許多病友都會在皮膚症狀緩解後疏於治療,反而導致病症反覆發作,嚴重影響到生活。

針對乾癬的治療方式,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補充,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,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後,方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。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,但目前健保已給付生物製劑,相較於傳統治療可以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精準。

黃毓惠醫師指出,醫師在為病人設計療程之前,會根據患病面積將病情分為輕度、中度及重度三個等級。輕度是指病灶範圍小於全身面積 3%,中度是指病灶範圍占全身面積的3~10%,而重度則是病灶範圍大於全身面積的 10%。以治療的原則來說,中度以及嚴重型的乾癬患者,一開始會提供照光以及口服藥治療,若患者已經合併乾癬性關節炎,這些治療僅能控制關節的疼痛,對於關節的破壞本身並無任何幫助。

▲黃毓惠醫師分享,現今乾癬治療方式選擇多元,以生物製劑來說,即是透過阻斷體內特定的發炎因子來治療免疫失調,以達到治療乾癬並抑制身體發炎。

黃毓惠醫師補充,生物製劑能標的免疫系統的特定環節以達到治療目的,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,對於共病的發生也可能到預防的效果,有助於延緩關節破壞,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。此外,生物製劑對於肝腎負擔也較小,安全性相對較高。她也提醒,每個人適合療法不盡相同,建議患者可針對自身的狀況與主治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October 30, 2020 at 07:18AM
https://ift.tt/3mx3nx2

乾癬不只是皮膚病!全身埋未爆彈 恐引爆至少35種疾病 - 三立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3ecKJa9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